牛津大學 | 新的研究表明,塞舌爾海灘上的大多數塑料碎片來自遙遠的地方
指南者留學
2023-01-20 16:08:14
閱讀量:1196
<p>該模型模擬了陸地和海洋類型的塑料污染在世界海洋中的移動。該研究使用了洋流、海浪和風的輸入數據,以及從沿海人口、河流和漁業(yè)進入海洋的塑料碎片的輸入數據,預測塞舌爾和更廣泛的西印度洋27個地點的塑料碎片堆積情況。</p>
<p><img src="https://www.ox.ac.uk/sites/files/oxford/styles/ow_content_medium/s3/media_wysiwyg/DJI_0029%20%281%29%20RESIZED.jpg?itok=EjPuzlua" alt="Plastic debris on Aldabra Atoll, a remote coral island and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in the southwestern Seychelles, photographed as part of the Aldabra Clean-Up Project. Image credit: Seychelles Islands Foundation (SIF)." width="370" height="386" /> </p>
<p>主要結論:</p>
<p><br />印尼是塞舌爾海灘上發(fā)現的陸地塑料碎片的主要來源國,印度和斯里蘭卡也是其中的主要來源國。對于具有高浮力的中大型碎片(如瓶蓋、涼鞋、瓶子和小型家用物品)尤其如此。</p>
<p><br />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塑料碎片至少在海上漂浮了6個月,有些甚至超過2年。</p>
<p><br />較小的塑料碎片,如毫米大小的塑料碎片和顆粒,往往來自東非和塞舌爾境內。較小的碎片比較大的碎片浮力小,在下沉前移動的距離也短。</p>
<p><br />塞舌爾還積累了大量來自漁業(yè)和航道的海洋塑料碎片,如廢棄或丟失的漁具。擱淺在這些島嶼上的大量瓶子,標簽上寫著它們來自馬來西亞、泰國,尤其是中國,它們可能是從船上丟棄的,而不是直接從這些國家漂來的。在一些島嶼上,來自海洋而非陸地的塑料垃圾比例要高得多。</p>
<p><br />塑料垃圾堆積率表現出強烈的季節(jié)性影響。在西北季風結束時,來自陸地和海洋的塑料碎片最有可能落在塞舌爾的海灘上,3月和4月的塑料碎片率最高。</p>
<p><br />厄爾Niño-Southern振蕩(ENSO)和印度洋偶極子(IOD,也被稱為印度Niño)事件也可能放大塑料碎片的堆積。</p>
<p><br />這是首次對塞舌爾群島和西印度洋其他偏遠島嶼的塑料垃圾來源進行定量估計。這種塑料污染對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依賴海洋獲取食物、旅游和其他經濟活動的社區(qū)都是一種重大的環(huán)境威脅。此外,從遠處漂流來的塑料碎片增加了入侵物種和疾病傳播的風險。</p>
<p> </p>
<p>這項研究是由阿爾達布拉清理項目推動的;由牛津大學和塞舌爾群島基金會組織的大型清理行動。研究發(fā)現,塞舌爾的阿爾達布拉環(huán)礁可能堆積了超過500噸的碎片,該環(huán)礁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具有生態(tài)價值,但沒有常住人口。</p>
<p> </p>
<p>利用本研究中建立的數值模型進行了為期四年的巖屑擴散模擬。碎片不斷地從海岸和河流進入海洋,并被洋流、海浪和風運輸。顏色代表了海洋表面碎片的集中程度,動畫顯示了印度洋碎片的分布是如何受到季風的強烈推動的。視頻來源:Noam Vogt-Vincent。</p>
<p> </p>
<p>本研究的主要作者,哲學博士學生Noam Vogt-Vincent(牛津大學地球科學系)說:“我們將塞舌爾各地的觀測數據與尖端的計算機模擬相結合,得出了目前對該地區(qū)海洋垃圾擴散最全面的預測。”這將為這些島嶼(其中許多島嶼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的當地管理提供重要信息,并為國家和國際應對措施提供信息。”</p>
<p> </p>
<p>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結果說明了小島嶼發(fā)展中國家面臨的塑料污染挑戰(zhàn)的規(guī)模之大,使得制定全球塑料條約的必要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例如,這可能包括加強執(zhí)行禁止在海上丟棄漁具和其他塑料的政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投資于廢物管理系統(tǒng)并在主要來源國實施廢物處理政策是防止陸地垃圾到達偏遠島嶼的首要行動。</p>
<p> </p>
<p>了解塑料碎片堆積何時可能達到峰值,有助于規(guī)劃緩解工作。例如,研究結果表明,海灘清理應該在垃圾堆積高峰期(即5月至6月)之后進行,以降低塑料垃圾分解成更小碎片并影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可能性。</p>
<p> </p>
<p>研究報告的合著者、塞舌爾群島基金會和牛津大學生物系的艾普麗爾·伯特博士說:“這些島嶼面臨著極其不公平的局面,它們要承擔清除并非由它們產生的垃圾的成本,這與‘污染者付費’的原則背道而馳。”我們的研究表明,在這些偏遠島嶼上積累的大多數塑料碎片來自遙遠的地方,這應該是問責制和預防的積極第一步。”</p>
<p> </p>
<p>蒙彼利埃大學的研究人員也參與了這項研究;MARBEC發(fā)展研究所(Institut de Recherche pour le D’development);以及沖繩科學技術研究所。</p>
<p> </p>
<p>這項名為“塞舌爾和西印度洋其他偏遠島嶼的海洋垃圾來源”的研究發(fā)表在《海洋污染公報》上。</p>
<p> </p>
<blockquote>
<p>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聞直譯,僅供參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學態(tài)度觀點。</p>
</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