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 | 斯坦福大學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醫(yī)務人員虐待兒童的報告與兒童的種族有關
指南者留學
2023-02-08 16:08:57
閱讀量:1152
<p>斯坦福大學醫(yī)學院(Stanford School of Medicine)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即使將貧困因素考慮在內,黑人兒童在遭受創(chuàng)傷時被過度報道為兒童虐待的疑似受害者。</p>
<p> </p>
<p>這項研究利用了國家數據庫中近80萬例兒童創(chuàng)傷的數據,發(fā)表在2月份的《兒科外科雜志》上。調查還發(fā)現(xiàn),白人兒童的受傷被低報為疑似虐待。</p>
<p> </p>
<p>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強調了醫(yī)生和護士在決定哪些傷害應該報告給兒童保護服務機構時可能存在的偏見。醫(yī)療護理人員是強制記者,有義務向CPS報告他們認為兒童可能是虐待受害者的任何情況。由于護理人員很少承認自己傷害了孩子,此類報道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提供者的直覺,這使他們容易受到無意識的、系統(tǒng)性的偏見的影響。</p>
<p> </p>
<p>斯坦福醫(yī)學院外科助理教授、資深研究作者Stephanie Chao醫(yī)學博士說,偏見對黑人和白人孩子都有傷害。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是Modupeola Diyaolu,醫(yī)學博士,斯坦福醫(yī)學院普通外科住院醫(yī)師。</p>
<p> </p>
<p>趙說:“如果你過度識別疑似虐待兒童的案件,你就不必要地將兒童與家庭分離,并造成持續(xù)一生的壓力。”“但是虐待兒童是極其致命的,如果你錯過了一個事件——也許是一個你認為‘不可能’的富裕的白人孩子——你可能會把這個孩子送回一個沒有保護的非常危險的環(huán)境中。對雙方來說,后果都是令人悲傷和毀滅性的。”</p>
<p> </p>
<p>區(qū)分種族和貧困</p>
<p><br />以前也有報告虐待兒童的種族差異,但之前的研究沒有很好地控制貧困,這是虐待的一個風險因素。一些專家認為,將受傷的黑人兒童不成比例地報道為可能的虐待受害者,只是反映了他們的家庭往往收入較低,而不是醫(yī)療專業(yè)人員受到偏見。趙的團隊想要澄清這場爭論。</p>
<p> </p>
<p>這項新研究利用了美國外科醫(yī)生學會維護的國家創(chuàng)傷數據庫的數據。研究人員研究了2010年至2014年和2016年至2017年發(fā)生在1至17歲兒童中的近80萬例創(chuàng)傷性傷害記錄。根據用于報告不同類型虐待的醫(yī)療守則,在這些傷害中,有1%被懷疑是虐待造成的。研究人員控制了他們的發(fā)現(xiàn),以兒童是否擁有公共或私人保險作為家庭收入的標志。</p>
<p> </p>
<p>與創(chuàng)傷性傷害兒童的一般人群相比,疑似虐待兒童的受害者更年輕(中位數年齡為2歲對10歲),更有可能擁有公共保險(77%對43%),更有可能入住重癥監(jiān)護室(68%對48%)。疑似虐待兒童受害者在住院期間死于創(chuàng)傷性傷害的可能性也是一般人群中創(chuàng)傷性傷害兒童的10倍,8.2%的疑似虐待兒童和0.84%的所有創(chuàng)傷性傷害兒童在住院期間死亡。</p>
<p> </p>
<p>在被懷疑虐待兒童的群體和受傷兒童的一般人口中,亞洲人、夏威夷土著/太平洋島民、美國印第安人和“其他”種族的兒童所占比例相似,兩個群體中西班牙裔或拉丁裔的兒童所占比例相似。</p>
<p> </p>
<p>然而,黑人患者在疑似兒童虐待受害者中所占比例過高,占疑似兒童虐待受害者的33%,占受傷兒童總人口的18%。白人兒童占可疑兒童虐待受害者的51%,占受傷兒童總人數的66%。</p>
<p> </p>
<p>趙說:“即使我們控制收入,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保險類型,非洲裔美國兒童作為虐待兒童的疑似受害者仍然明顯過多。”“此外,據報道,他們的受傷嚴重程度評分較低,這意味著在一個特定的種族群體中,受傷不那么嚴重的兒童會受到更多的懷疑。”</p>
<p> </p>
<p>總的來說,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醫(yī)療專業(yè)人員對懷疑白人家庭虐待的門檻較高,而對懷疑黑人家庭的門檻較低。例如,被懷疑受到虐待的白人兒童比黑人兒童更有可能受到更嚴重的傷害,他們更有可能被送進重癥監(jiān)護室。</p>
<p> </p>
<p>推行全民篩檢</p>
<p><br />Chao和她的同事們正在設計更公平的方法來篩查受傷兒童可能受到的虐待。她說,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普及篩查,這樣對可能的虐待的評估就不會主要由醫(yī)療提供者的直覺發(fā)起。</p>
<p> </p>
<p>Chao創(chuàng)建了一個通用篩查系統(tǒng),自2019年以來一直在斯坦福醫(yī)學兒童健康中心使用,其中每當6歲以下的兒童在私人家庭中受到傷害時,電子病歷就會自動向該組織的兒童虐待團隊發(fā)送警報。該小組由在虐待檢測方面受過專門培訓的兒科醫(yī)生和社會工作者組成,他們檢查醫(yī)療記錄,尋找其他虐待跡象。在大多數情況下,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的信號,整個過程發(fā)生在幕后。但是,如果醫(yī)療記錄顯示任何危險信號,可以提醒將患者收治到急診科或醫(yī)院的醫(yī)務人員,以進一步考慮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或CPS報告。</p>
<p> </p>
<p>趙現(xiàn)在還在與美國最大的電子病歷公司Epic合作,在其系統(tǒng)中加入一種自動兒童虐待篩查工具。今年晚些時候,該篩查工具將在幾家醫(yī)療機構進行測試。</p>
<p> </p>
<p>Chao希望這項工作能夠提高CPS報告的準確性,特別是在減少醫(yī)療提供者無意識偏見的影響方面。</p>
<p> </p>
<p>她說:“這里每個人的本意都是好的,但把這些報告弄錯的后果無論從哪個方向來說都是相當可怕的。”“如果我們不承認偏見,總是把它歸結為其他事情,我們就無法以周到的方式解決問題?,F(xiàn)在,我希望我們能認識到這一點,并努力尋找解決方案。”</p>
<p>該研究由國家先進轉化科學中心資助(資助項目KL2TR003143)。</p>
<p> </p>
<blockquote>
<p>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聞直譯,僅供參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學態(tài)度觀點。</p>
</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