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 | 哪只手有糖果?學齡前兒童明白這一點,但更多的選擇令人困惑。
指南者留學
2023-02-07 19:03:15
閱讀量:1182
<p>大多數(shù)父母都玩過“哪只手有糖果?”和他們學齡前的孩子玩游戲。孩子們知道選擇是二元的——要么用一只手,要么用另一只手。但如果選擇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呢?假設有兩種食物,兩種選擇放在一起,第三種相隔不遠?孩子如何決定選哪個?</p>
<p> </p>
<p>事實證明,學齡前兒童缺乏衡量多種可能性的能力,現(xiàn)在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表示,他們有數(shù)據(jù)支持這一說法。</p>
<p> </p>
<p>最近發(fā)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篇論文發(fā)現(xiàn),3歲的孩子很難跟上競爭的選項。“相反,他們所做的是找到一種僅僅是可能的狀態(tài),并將其視為事實,”主要作者布萊恩·萊希解釋說。</p>
<p> </p>
<p>Leahy是藝術與科學研究生院心理系的學生,他在三年前與他的導師,心理學教授Susan E. Carey共同撰寫的一篇獨立論文中預測了這種行為。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兒童如何考慮可能性方面,發(fā)展心理學存在“明顯的沖突”。一些研究表明,嬰兒會進行心理模擬,甚至產(chǎn)生假設;其他研究發(fā)現(xiàn),當可能性變成復數(shù)時,學齡前兒童會很掙扎。</p>
<p> </p>
<p>萊希和凱里在2020年寫道,通過區(qū)分“模態(tài)”和“可能性的最小表示”,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也就是說,他們假設學齡前兒童沒有運用哲學家所說的“模態(tài)邏輯”,即從不確定性中解讀確定性,從不必要中解讀必要的能力。相反,孩子們會找到一種可能性,并在心里把它標記為事實。</p>
<p> </p>
<p>接下來,Leahy和Carey開始測試這個想法,他們的假設預測了三組三歲的孩子在一系列實驗中的表現(xiàn)。在這一階段加入該項目的有Carey實驗室的博士后研究員Michael Huemer,以及研究助理Matt Steele和Stephanie Alderete,后者當時是該學院的學生,現(xiàn)在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img src="https://news.harvard.edu/wp-content/uploads/2023/02/020123_Possibilities_04-1350x900.jpg" alt="Michael Huemer, Brian Leahy, and Susan E. Carey." width="808" height="539" /> </p>
<p>研究人員邁克爾·休默(左起)、布萊恩·萊希和蘇珊·e·凱里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要求學齡前兒童推斷三個杯子中哪一個藏有獎品。斯蒂芬妮·米切爾/哈佛工作人員攝影師</p>
<p><br />在他們研究的第一部分,研究人員復制了“三選一”練習的現(xiàn)有數(shù)據(jù)。想象一下,三個杯子放在一個小舞臺上——一個單獨在舞臺左邊,兩個放在舞臺右邊。突然,窗簾拉下來遮住了那只杯子,獎品就藏在那里。接下來,帷幕在他們身上落下,另一個獎品就在那里。最后,當三個杯子都再次出現(xiàn)時,24個3歲的孩子被告知要挑選一個杯子來獲得獎品。</p>
<p> </p>
<p>擁有哲學博士學位的萊希說:“如果你真的想獲獎,聰明的做法是選擇獨生子女。”但為了理解這種智慧,孩子們需要明白,一個杯子代表一種可能性,而一對杯子代表兩種可能性。根據(jù)“可能性的最小表示”假說,孩子們反而會形成一種信念,相信兩人中誰能得到獎品。所以他們看到了兩個同樣好的選擇:單胞胎和他們選擇的一對成員。他們將在這兩個選項中隨機選擇。</p>
<p> </p>
<p>(劇透:這些三歲的孩子最終有一半的時間選擇了單杯。)</p>
<p> </p>
<p>根據(jù)萊希的說法,“三選一”的練習指向兩個假設:要么孩子們依賴“最小”策略,要么他們根本不考慮可能性:他們隨機選擇一個獎品來搜索,要么隨機選擇一組杯子來探索。</p>
<p> </p>
<p>第二項研究排除了第二種假設。它使用了相同的設置,一個獎品藏在一個杯子里,另一個藏在一對杯子里。這次,24個3歲的孩子被要求扔掉一個,留下剩下兩個的東西。研究人員預測在“扔掉”任務中成功率更高。畢竟,他們的假設認為,三歲的孩子會對兩個杯子中哪一個盛有獎品形成信念。這意味著一個平行的信念是空的——總是這對信念中的一員。</p>
<p> </p>
<p>事實上,95%的人都被丟棄了。</p>
<p> </p>
<p>研究的最后一部分要求三歲的孩子扔掉一個杯子,然后從剩下的兩個杯子中選擇一個,同樣是為了獲得獎品。盡管3歲的孩子幾乎總是會拋棄這對組合,但他們在選擇獨生子女還是選擇組合中的一個成員方面是五五開的。</p>
<p> </p>
<p>研究結果為“可能性的最小表示”假說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jù),這讓萊希迫切地想進一步研究思考什么可能發(fā)生和什么不可能發(fā)生的能力是如何發(fā)展的。“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數(shù)據(jù)模式,”他指出。“我們準確地預測到了!”</p>
<p> </p>
<blockquote>
<p>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聞直譯,僅供參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學態(tài)度觀點。</p>
</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