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 10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被命名為美國科學促進會研究員
指南者留學
2023-02-01 19:02:52
閱讀量:1397
<p>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科學學會,其最新一批成員中有508位杰出學者,其中包括10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員每年都會根據(jù)他們對各自領域和整個科學體系的貢獻進行評選。</p>
<p> </p>
<p>今年夏天,2022屆研究員將在華盛頓特區(qū)慶祝,并將在2月份的《科學》雜志的美國科學促進會新聞和筆記部分進行報道。</p>
<p>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AAAS研究員是:</p>
<p> </p>
<p><strong><span class="h1">Gregory Bergey -神經(jīng)科學</span></strong></p>
<p><br />Gregory Bergey是神經(jīng)學教授,約翰霍普金斯癲癇中心主任,約翰霍普金斯醫(yī)學院癲癇研究實驗室聯(lián)合主任。他的研究和實踐主要集中在癲癇和癲癇的診斷和治療,包括難治性癲癇的治療和癲癇手術的評估。Bergey因其在神經(jīng)科學領域的杰出貢獻而被認可,特別是對癲癇發(fā)作、傳播和停止模式的研究;計算機模擬神經(jīng)網(wǎng)絡研究;以及通過神經(jīng)調節(jié)治療癲癇的努力。</p>
<p> </p>
<p><strong><span class="h1">陳鑫-生物科學</span></strong></p>
<p><br />陳鑫,克里格藝術與科學學院生物系教授。作為霍華德休斯醫(yī)學研究所的研究員,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體干細胞譜系和發(fā)育過程中的表觀遺傳調控。陳因其在表觀遺傳學領域的杰出貢獻而受到認可,特別是在果蠅種系干細胞分裂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不對稱組蛋白分離。</p>
<p> </p>
<p><strong><span class="h1">董新忠-神經(jīng)科學</span></strong></p>
<p><br />董欣忠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yī)學院神經(jīng)科學教授,也是霍華德休斯醫(yī)學研究所的研究員。他的研究已經(jīng)確定了許多在脊髓背根神經(jīng)節(jié)的痛覺神經(jīng)元中特異性表達的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學、老鼠遺傳學和行為學以及電生理學等方法,他的研究檢查了這些基因在疼痛和瘙癢感覺中的功能。Dong因其在感覺生物學領域的杰出貢獻而受到認可,特別是在疼痛和瘙癢的分子、細胞和電路機制方面。</p>
<p> </p>
<p><strong><span class="h1">朱麗葉·勒孔特-化學</span></strong></p>
<p><br />朱麗葉·勒孔特(Juliette Lecomte)是克里格藝術與科學學院生物物理系教授。Lecomte的實驗室研究實驗生物物理化學,主要集中在血紅素蛋白。Lecomte因其對蛋白質結構、功能、穩(wěn)定性和溶液動力學的決定因素的杰出貢獻而受到認可,特別是在與珠蛋白家族及其起源有關的方面。</p>
<p> </p>
<p><strong><span class="h1">Rajini Rao -醫(yī)學科學</span></strong></p>
<p><br />Rajini Rao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yī)學院生理學教授和細胞與分子醫(yī)學研究生項目主任。她的研究方向是細胞內離子運輸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她在實驗室指導了20多名研究生和博士后,其中許多人獲得了國家獎項和獨立獎學金。Rao因其在跨膜離子轉運分子生理學方面的卓越進步,以及她對青年科學家的培訓和指導的持續(xù)貢獻而獲得認可。</p>
<p> </p>
<p><strong><span class="h1">道格拉斯羅賓遜-生物科學</span></strong></p>
<p><br />道格拉斯·羅賓遜(Douglas Robinson)是約翰·霍普金斯醫(yī)學院的教授和細胞生物學家。他的研究調查了細胞如何形成人類健康所需的特殊功能所需的形狀,他曾因推進STEM多樣性和包容性的努力而多次獲得榮譽。羅賓遜因其在細胞生物學領域,特別是在機械生物學領域的杰出貢獻,以及使STEM和醫(yī)學健康科學對所有人開放和包容而受到認可。</p>
<p> </p>
<p><strong><span class="h1">安東尼·羅森-醫(yī)學科學</span></strong></p>
<p><br />安東尼·羅森(Antony Rosen)是約翰·霍普金斯醫(yī)學院的教授和研究副院長。他的實驗室研究了自身免疫性風濕病(如狼瘡、肌炎、類風濕關節(jié)炎和硬皮病)的共同機制,同時也專注于更好地理解形成自身免疫和癌癥之間顯著聯(lián)系的機制。羅森被公認為對人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理解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以及在學術醫(yī)學方面的杰出領導記錄。</p>
<p> </p>
<p><strong><span class="h1">Ethan Vishniac -天文學</span></strong></p>
<p><br />伊森·維什尼亞克(Ethan Vishniac)是克里格藝術與科學學院物理與天文系的研究教授和理論天體物理學家。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吸積盤、恒星和星系中的磁場動力學,以更好地理解大尺度磁場的起源。Vishniac被公認為促進了我們對在多個尺度上塑造宇宙的磁場的理解,以及他作為期刊編輯對科學界的杰出服務。</p>
<p> </p>
<p><strong><span class="h1">richard - huei (Jeff) Wang -工程</span></strong></p>
<p><br />richard - huei (Jeff) Wang是惠廷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和生物醫(yī)學工程的教授。他的研究重點是開發(fā)用于分子分析和生物醫(yī)學研究的創(chuàng)新微納米生物技術,特別關注推進癌癥和其他疾病的遺傳和表觀遺傳生物標志物的檢測,以改善患者的治療結果。他為分子分析和生物醫(yī)學研究的生物分析方法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包括循環(huán)腫瘤DNA檢測和即時診斷。</p>
<p> </p>
<p><strong><span class="h1">Elias Zerhouni -醫(yī)學科學</span></strong></p>
<p><br />Elias Zerhouni是約翰霍普金斯醫(yī)學院的前教授,他還擔任過研究副院長和執(zhí)行副院長。2002年至2008年,他擔任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主任,2009年回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Medicine)擔任高級顧問。</p>
<p> </p>
<p>2009年晚些時候,奧巴馬總統(tǒng)任命Zerhouni為首批美國總統(tǒng)科學特使之一。Zerhouni被公認為在放射學和公共服務領域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作為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主任和全球科學特使和顧問,促進了合作領導和解決方案。</p>
<p> </p>
<p>美國科學促進會成立于1848年,包括250多個附屬學會和科學院,服務于1000萬人。非營利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向所有人開放,通過科學政策、國際項目、科學教育、公眾參與等方面的倡議,履行其“促進科學和服務社會”的使命。</p>
<p> </p>
<blockquote>
<p>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聞直譯,僅供參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學態(tài)度觀點。</p>
</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