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學 | 在國外學習的學生更積極參與公民事務
指南者留學
2023-01-16 12:44:43
閱讀量:1197
<p>在一個不同的國家呆幾個月后,你可能學會了一個新的短語或最喜歡的菜肴,但出國留學能改變你參與社會的方式嗎?最近發(fā)表在《道德教育雜志》(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上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出國留學的學生比不出國留學的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公民事務。</p>
<p> </p>
<p>雖然正式的課堂學習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認識到,大學不僅僅是課堂上的學習。心理學本科研究主任、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安妮·亨利(Anne Henly)說:“思考學生在課堂之外的大學經(jīng)歷是如何為外面的世界做準備的,這很有趣。”</p>
<p> </p>
<p>“課外活動”,如加入俱樂部或參加體育運動,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有什么影響?作為“自我、美德和公共生活倡議”資助的一部分,實踐智慧中心的Jeannie Ngoc Boulware、Yena Kim、Howard Nusbaum和Anne Henly開展了一項研究,重點關注一項特定的課外活動——出國留學。</p>
<p> </p>
<p>雖然項目在地點和沉浸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出國留學的學生通常會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規(guī)范中航行。在一個新的地方可以讓學生掌握語言技能,認識來自其他文化的新朋友,遇到不同的想法。</p>
<p> </p>
<p>亨利說:“我們的假設是,因為出國留學讓你脫離了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讓你接觸到其他人的生活方式,這可能會鼓勵你從他們的角度看問題。”“這可能會改變基本的換位思考能力和共情過程,從而影響社會態(tài)度和參與度。”</p>
<p> </p>
<p>為了驗證這一理論,研究人員調(diào)查了近200名芝加哥大學的學生:有出國留學經(jīng)歷的,沒有出國留學但計劃出國留學的,以及對出國留學不感興趣的。</p>
<p> </p>
<p>每個小組的參與者都完成了幾個量表,這些量表不僅測量了公民態(tài)度和行為,還測量了支持這些行為的心理素質(zhì),如共情、認知謙卑和文化能力。</p>
<p> </p>
<p>所有組在“認知需求”量表上得分相似,該量表衡量思考的享受程度。事實上,除了整體文化能力的差異,打算出國留學的學生和不打算出國留學的學生并沒有本質(zhì)上的差異。</p>
<p> </p>
<p>同樣,所有群體的公民態(tài)度都很高——大多數(shù)人認為他們應該參與他們的社區(qū)。然而,在國外學習過的學生更有可能按照這些信念行事——例如,真的去做志愿者,而不是簡單地認為志愿工作很重要。</p>
<p> </p>
<p>“那些出國的學生報告說,他們更經(jīng)常采取行動參與,而不是僅僅認為他們應該參與。”實用智慧中心(Center for Practical Wisdom)傳播與研究的第一作者、助理主任珍妮·恩戈·布爾韋爾(Jeannie Ngoc Boulware)說。</p>
<p> </p>
<p>“那些出國的學生報告說,他們更經(jīng)常采取行動參與,而不是僅僅認為他們應該參與。”</p>
<p><br />——jeannie Ngoc Boulware,研究作者,實用智慧中心傳播與研究助理主任</p>
<p><br />-Jeannie Ngoc Boulware,研究作者,實用智慧中心傳播與研究助理主任</p>
<p><br />此外,在國外留學的學生對他人表現(xiàn)出更高的同理心和更強的認知謙卑,這意味著他們更清楚自己知識的局限性。研究人員假設,在國外生活可能會改變一個人與他人之間的自我意識,從而激發(fā)公民參與。他們計劃通過跟蹤學生出國前后的公民參與來進一步調(diào)查。該中心還計劃深入研究其他課外活動,以及它們對學生發(fā)展的影響。</p>
<p> </p>
<p>布爾韋爾說:“如果你跳出你的典型經(jīng)歷,強迫自己稍微不舒服一點,只是稍微改變一下視角,這將極大地有利于你作為社會一員的身份。”“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傾向于呆在這個回音室里;能夠走出這一步真的能讓我們受益。”</p>
<p> </p>
<blockquote>
<p>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聞直譯,僅供參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學態(tài)度觀點。</p>
</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