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理工學院 | COP15對大自然真正意味著什么?帝國代表發(fā)表了他們的觀點
指南者留學
2023-01-14 11:54:32
閱讀量:1146
<p>周一凌晨在蒙特利爾敲定的COP15協(xié)議標志著一個歷史性的時刻:近200個國家(不包括美國)同意通過新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GBF),到2030年保護地球三分之一的自然。</p>
<p> </p>
<p>但是,隨著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危機密切相關(guān),以及目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速度威脅著我們所有人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wù),GBF能夠應(yīng)對挑戰(zhàn)嗎?</p>
<p> </p>
<p>我們詢問了格蘭瑟姆研究所和帝國代表以及科學家,他們是如何看待這項協(xié)議的:</p>
<p> </p>
<p>閱讀:你的生活如何依賴生物多樣性</p>
<p> </p>
<p><img src="https://www.imperial.ac.uk/ImageCropToolT4/imageTool/uploaded-images/img-20221217-wa0031_1671558421398_x2.jpg?r=8996" alt="Imperial graduates are finding eco solutions to fast fashion" width="808" height="625" /> </p>
<p>帝國代表(從左至右)Sally Musungu, Matilda Dunn, Galina Jönsson, Henry Grub和Haleema Misal在蒙特利爾COP15。</p>
<p><br />這是一個巨大的成就,但也許還不夠</p>
<p><br />環(huán)境政策中心高級講師Caroline Howe博士:</p>
<p> </p>
<p>“COP15會議有積極的結(jié)果也有消極的結(jié)果。首先,積極的方面是:我們現(xiàn)在確實有了一個新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GBF),其中包括30x30(到2030年保護30%的陸地和海洋)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愿景。”</p>
<p> </p>
<p>“這是邁向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未來至關(guān)重要的第一步。200多個國家建立了這樣一個框架,這也是一項驚人的成就,因為它表明,只要我們愿意,我們就可以攜手合作。”</p>
<p> </p>
<p>“200多個國家建立了這樣一個框架,這是一個驚人的成就……只要我們愿意,我們就可以一起努力"</p>
<p><br />Caroline Howe博士</p>
<p><br />“其次,關(guān)于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的本土知識(ILK)第一次得到了應(yīng)有的重視。我們經(jīng)常忽視各種形式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支持和保護自然,一個可持續(xù)的未來是一個我們包括所有形式的知識的未來。”</p>
<p> </p>
<p>閱讀:你可以幫助地球的方法</p>
<p> </p>
<p>“消極的一面是,許多目標含糊不清,缺乏任何可測量的生物多樣性指標,這提供了一個潛在的漏洞,使各國不能足夠快地實現(xiàn)目標。”</p>
<p> </p>
<p>“此外,支持需要實施30x30的社區(qū)和國家的資金機制還不夠,盡管ILK已經(jīng)包括在內(nèi),但土著人民的權(quán)利仍然面臨風險。”</p>
<p> </p>
<p><img src="https://www.imperial.ac.uk/ImageCropToolT4/imageTool/uploaded-images/img-20221219-wa0001_1671558633729_x2.jpg?r=4096" alt="Delegates at the COP15 conference in Montreal" width="808" height="457" /> </p>
<p>在蒙特利爾舉行的COP15會議內(nèi)部</p>
<p><br />“最后,‘自然陽性’一詞沒有被包括在內(nèi)——這一損失可能會限制GBF的影響。一項讓全世界承諾遵守自然的協(xié)議將要求我們停止目前所有生物多樣性的損失,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還需要開始恢復(fù)已經(jīng)失去的生物多樣性。因此,從最終GBF中刪除這一點是為了削弱目標。”</p>
<p> </p>
<p>“然而,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在未來10年實現(xiàn)了所有這些目標,世界將是一個多么不可思議的地方。這是GBF所提供的愿景,而這僅僅是個開始。這取決于我們所有人的努力。”</p>
<p> </p>
<p><img src="https://www.imperial.ac.uk/ImageCropToolT4/imageTool/uploaded-images/img-20221206-wa0008_1671558898815_x2.jpg?r=3970" alt="An insect brought to COP15, to remind leaders what biodiversity the world is losing, and needs protecting" width="808" height="927" /> </p>
<p>一只昆蟲被帶到COP15,提醒各國領(lǐng)導人世界正在失去什么生物多樣性,需要保護</p>
<p><br />需要更強有力的“胡蘿卜加大棒”政策</p>
<p><br />氣候融資與投資中心研究員Pernille Holtedahl博士:</p>
<p> </p>
<p>“我們非常歡迎各國承諾,到2030年,通過全球環(huán)境基金下設(shè)立的一個新的生物多樣性基金,每年向較貧窮國家捐款300億美元。全球環(huán)境基金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機構(gòu),已經(jīng)建立了擴大生物多樣性的機制和信托基金。”</p>
<p> </p>
<p>“這些承諾不具有約束力,我們已經(jīng)看到全球領(lǐng)導人如何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宣布,然后卻沒有得到貫徹。”<br />Pernille Holtedahl博士</p>
<p><br />“然而,這些承諾是不具有約束力的,我們已經(jīng)看到全球領(lǐng)導人如何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聲明,例如關(guān)于為氣候變化行動提供資金支持的聲明,然后卻沒有得到貫徹。”</p>
<p> </p>
<p>“要讓企業(yè)部門有意義地解決生物多樣性問題,就必須以胡蘿卜(例如金錢激勵)和大棒(例如要求披露對生物多樣性的依賴關(guān)系)的形式發(fā)出更強烈的信號。”</p>
<p> </p>
<p>“COP15表明,現(xiàn)在人們對生物多樣性有很大的興趣和關(guān)注,但也有大量的絕望和空洞的承諾。”</p>
<p> </p>
<p>COP15上的另一只昆蟲提醒代表們和世界領(lǐng)導人什么是危險的</p>
<p><br />在污染問題上邁出了一步,但請注意這個空間</p>
<p><br />Elizabeth Fonseca,環(huán)境政策中心研究生研究員:</p>
<p> </p>
<p>“新的GBF設(shè)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即到2030年將污染減少到‘對生物多樣性無害的水平’,其中包括將氮等過量營養(yǎng)物質(zhì)減少至少50%。”</p>
<p> </p>
<p>“這是向前邁出的一大步,提高了英國現(xiàn)有污染目標的標準。因此,我們應(yīng)該期待英國政府現(xiàn)在加強其現(xiàn)有政策,以確保這些新的承諾得到實現(xiàn),我們都應(yīng)該密切關(guān)注進展。”</p>
<p> </p>
<p>閱讀:森林如何幫助應(yīng)對氣候變化</p>
<p> </p>
<p>“公眾可以發(fā)揮選民和活動家的作用,游說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p>
<p><br />伊麗莎白豐</p>
<p><br />“氨排放主要來自畜牧業(yè),是影響英國敏感棲息地的氮沉積(通過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這就導致了陸地富營養(yǎng)化——這是一種高氮水平使某些物種生長加快的現(xiàn)象,損害了其他更敏感的物種,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p>
<p> </p>
<p>“英國政府目前的減排目標是到2030年比2005年的基線減少16%,到2020年8%的中期目標也沒有實現(xiàn)。”</p>
<p> </p>
<p><img src="https://www.imperial.ac.uk/ImageCropToolT4/imageTool/uploaded-images/img-20221219-wa0005_1671559651299_x2.jpg?r=5906" alt="Delegates at the COP15 conference listen to a speaker" width="808" height="618" /> </p>
<p>COP15會議的代表們在聆聽一位演講者</p>
<p><br />“要實現(xiàn)GBF目標,就需要更新英國的這些目標,以及支持農(nóng)民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政策和資源。這種支持可以包括鼓勵生產(chǎn)更多的水果、蔬菜和豆類,減少牲畜。”</p>
<p> </p>
<p>“公眾可以發(fā)揮選民和活動家的作用,游說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他們還可以減少肉類、奶制品和雞蛋的攝入量。”</p>
<p> </p>
<p>要了解更多關(guān)于生物多樣性是什么以及為什么它對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如此重要,包括我們自己的生命,請查看這里的資源。</p>
<p> </p>
<p>文章文本(不包括照片或圖形)©倫敦帝國理工學院。</p>
<p> </p>
<p>照片和圖形受第三方版權(quán)許可使用或©倫敦帝國理工學院。</p>
<p> </p>
<blockquote>
<p>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聞直譯,僅供參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學態(tài)度觀點。</p>
</blockquote>